巴洛克時期,音樂家的職業多與王室或宗教有關,但是到了古典時期(Classical, 1750- around 1820),
逐漸有了公開的演奏會,且音樂家能夠將自己的樂譜出版並發行以謀生。例如,貝多芬即為音樂史上第一位以藝術家身分獨立謀生的音樂家。
以前,我們總認為能夠找到 「手抄譜」 是多麼難得的事情,但其實想想,樂譜發行越來越普及也是到了古典時期才有的事情,
所以像能找到巴赫的手抄譜,一點也不稀奇,因為巴洛克時期還沒有普及化呢~
(巴赫在當時,其實並不有名,所以他的作品出版甚少,是他過世後人們才發現他作品的重要性)
巴赫平均律前奏曲手抄譜 Prelude and Fugue No. 1 in C major, BWV 846
主題再拉回到古典時期 (Classical)。 Classical 來自於拉丁字源classicus,(法文classique/德文Klassik)。
最早在Dictionarie of the French and English Tongues, 1611對classique的解釋是「古典的,正式的,秩序的,適當的或適合的」,
因此我們可說「古典」這個詞相對於之後的浪漫時期是正好相反的(米米老師之後會再介紹),可以視為是「模範的、或有紀律的」風格的意思。
在這時期中,器樂開始有了革命性的發展,其中鋼琴在貝多芬的手中得到的充分發揮,因大鍵琴難以表現強弱,
在樂曲對強弱的要求越來越多元的時候,大鍵琴已不能完全詮釋作曲家的需要。
另外,器樂的曲式如奏鳴曲式、交響曲、室內樂的雛形也在此時期建立
古典時期的音樂特色:
1.為主音音樂(主旋律附加伴奏),伴奏是”阿貝爾第低音” (Alberti bass) : 左手固定伴奏形式,即分解和絃伴奏法
2.為絕對音樂(沒有名字 ex. G大調協奏曲),單純以奏鳴曲、交響曲、四重奏等形式稱呼,不包括聲樂
3.奏鳴曲及交響曲的形式確立
4.作曲家著重裝飾、句法、力度表現,曲調和聲也完整寫出來
5.古典樂派重要為器樂曲,鋼琴地位提升,取代大鍵琴
米米老師對於古典時期鋼琴曲的教學重點
1. 裝飾音的練習: 作曲家已經將裝飾奏寫進樂譜裡,而裝飾奏的種類也相當多。除了手指的靈活度外,裝飾音的快速移動也是需要特別的技巧練習,米米老師會特別指導這一塊
裝飾音之彈奏法
(1) 漣音 (Mordent)
(2) 震音 (Trill)
(3) 迴音 (Turn)
(4) 長倚音 (Appoggiatura)
(5) 短倚音 (Appoggiatura)
2. 力度表現
力度表現就是"音量大小"的表達,特別要注意彈的大聲並不是敲琴鍵 -> 聲音變的生硬和沒有彈性、彈小聲也不是摸琴鍵 ->非常有可能會漏音。
力度術語都出現在曲子不同的樂句中,幫助演奏者知道該如何詮釋樂句,因為在鋼琴上表現強弱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
如果只是看到 f (Forte) 記號就用力按琴鍵表達"強"的力量,遇到 p (Piano) 則輕輕按琴鍵導致彈快的時候音漏掉的話,生硬的處理馬上就能聽出演奏者的琴齡
因為他們的演奏較缺乏自然的美感。
米米老師會著重在力度的表現,包含手腕的運用和手臂&肢體的配合,還有用指間的哪個部分按琴鍵很有關係,屬於觸鍵的練習。
以下為常用的力度術語:
原文 | 簡寫 | 意義 |
Pianisissimo | ppp | 最弱 |
Pianisimo | pp | 最弱 |
Pianisimo | p | 弱 |
Mezzo-Piano | mp | 中弱 |
Mezzo-forte | mf | 中強 |
forte | f | 強 |
fortissimo | ff | 甚強 |
fortisissimo | fff | 最強 |
sforzando | sf | 突強 |
forzando | fz | 突強 |
accento | ^ > < | 重音 |
Crescendo | cresc. | 漸強 |
Decrescendo | decresc | 漸弱 |
Diminuendo | dim. | 漸弱 |
Smorzando | smorz. | 漸弱而慢 |
Forte piano | fp | 強立即轉弱 |
Piano forte | pf | 弱立即轉強 |
3. 速度表現:
在初學的曲子中,大部分的速度術語會出現在曲子的一開頭,表示這首曲子演奏速度
但是到了奏鳴曲程度後,不同樂章也會有不同的處理速度,甚至同一樂章中有不同的速度出現
這些會是需要注意的重點
藍色框 為速度術語,橘色為力度術語
以這首曲子來說,藍色的速度術語說明了要用"甚快"的速度來彈奏,橘色的力度則視表示一開頭就要用"強"音來彈,
而到了第二句的第三到第四小節音量開始"漸弱",第五小節再用"強音"作下一個樂句的開始。
以下為常用的速度術語:
速度記號 | 意 義 |
Grave | 極緩板 |
Largo | 最緩板 |
Larghetto | 甚緩板 |
Lento | 緩板 |
Adagio | 慢板 |
Andante | 行板 |
Andantino | 小行板 |
Moderato | 中板 |
Allegretto | 稍快板 |
Allegro | 快板 |
Vivace | 甚快板 |
Presto | 急板 |
4. 多聽: 目前很多初學鋼琴教材,都以改編此時期的交響曲或協奏曲為主,因為旋律耳熟能詳,所以彈起來更有成就感
現在科技流通發達,MUZIK online, Youtube 都是很好運用的管道,可以從小讓孩子接觸古典名曲
藉由米米老師挑選的教材,學琴者就可以接觸到像以下這首初學鋼琴曲,改編自貝多芬的交響曲,練習技巧也增加對名曲的認識
古典時期的曲式介紹
1. Sonata 奏鳴曲
- 主要為三樂章奏鳴曲: 快-慢-快,根據亞歷山大史卡拉第的義大利序曲
- 第一樂章:快板 呈示部(轉調, 結束於完全終止)-發展部(半終止)-再現部
- 第二樂章:慢板或行板,常加入小步舞曲或詼諧曲
- 第三樂章:梅呂哀(Minuet)或詼諧曲(Scherzo),若奏鳴曲只有三樂章則不包含此樂章
- 第四樂章:急板或快板的輪旋曲(Rondo)
Remark: 貝多芬是第一把四樂章奏鳴曲用在他的奏鳴曲中,用詼諧曲代替小步舞曲
樂曲欣賞: 貝多芬 Beethoven,「暴風雨」鋼琴奏鳴曲 Op.31 No.2 Mov.3
2. 交響曲 Symphony
- 海頓在第二與最後樂章加入了小步舞曲(Minuet),於是四個樂章的交響曲在18世紀成為標準形式
- 第一樂章:快板
- 第二樂章:慢板
- 第三樂章:梅呂哀(Minuet)中段Trio
- 第四樂章:急板或快板的輪旋曲(Rondo)
Remark:交響樂團此時有了固定編制
- 木管:長笛 雙簧 單簧 低音管
- 銅管:法國號 小號 長號 大號
- 打擊:定音鼓
- 弦樂:第一 第二小提 中提 大提 低音提琴
- 木管多採用兩把,稱”二管制”
樂曲欣賞: 海頓 Haydn, Symphony No. 94 驚愕交響曲
樂曲欣賞: 海頓 Haydn, Symphony No. 104 倫敦交響曲
樂曲欣賞: 莫札特 Mozart, Symphony 40 & 41
樂曲欣賞: 貝多芬 Beethoven, Symphony No. 5 命運交響曲
3. 協奏曲 Concerto (非古典時期主要曲式,但增加了以下發展)
- 為管弦樂團與一種獨奏樂器演奏的曲子
- 鋼琴協奏曲開始於莫札特後期,建立了協奏曲的古典曲式與風格
- 樂章結束前有裝飾奏(花奏)的終止式 (Cadenza)表現獨奏者的技巧
- 貝多芬第一個把裝飾奏寫在曲子裡 (No.5 皇帝鋼琴協奏曲)
- 韋瓦第奠定三樂章標準
樂曲欣賞: 莫札特 Mozart, Piano Concerto # 21 in C Major
樂曲欣賞: 貝多芬 Beethoven, Piano Concerto No. 5
最後,古典時期主要的作曲家有以下四位:
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德 1714-1787
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奧 1732-1809
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奧 1756-1791
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德 1770-1827
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搜尋他們的作品
這是一個非常迅速可以聽到古典時期音樂的網站 MUZIK AIR
https://www.muzikair.com/tw/scenario/6pkkxp-%E5%8F%A4%E5%85%B8%E6%99%82%E6%9C%9F.html
歡迎與米米老師聯繫 米米老師在台中 (北屯/太平/東區)
Line ID : sweetheart0128 (若超過半天無回訊的話可能是漏訊了,煩請家長再丟一次喔)
email : sweetheart0128@yahoo.com.tw
與老師聯繫時,請盡量讓老師能了解一下您,以幫助老師回答您的問題,例如學習者的年齡、學習目標、是否有學習過鋼琴、程度、能上課的時間等(暫不收成人學生)
留言列表